
這些年,眾多平時成績優秀的考生在高考中不能考出理想成績,甚至一些考生二模綜合分數超過270分,而高考綜合只有200分左右。對于他們來講,僅僅狀態問題?肯定不全是,對于文科生來講,他們堅信:
量變影響質變,但是這個量的前提是有要求的,那就是有效量。
也就是說,考生備考中對“有效量”積累很關鍵,可是對于高分考生來講他們對高考”有效量“的把握,同樣會遇到棘手的問題。
這里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總結,這里借用這篇文章,給大家一個提醒。
給文科生的重磅提醒
一、方向問題
既然是考試,方向當然很重要,對于方向,我們可以分為兩種,一種是高考的命題方向,一種是根據自己實際需要作出的調整方向。
現實中,即便是一些優秀的考生,對高考方向的把握,也存在一定的偏差,這樣會直接導致:”考的東西你沒有準備好,你準備好的東西不考。“那么這里來簡單強調一下高考命題的方向:
1、“有關、有用”,是近今年命題重要的切入點:
這個方向涉及到考什么的問題,例如說,地理學科,你辛苦備考的洋流也許不重要,因為現實中,很難跟考生直接”有關、有用“,因為高考命題要求,堅持的其中一條重要的主線:”用所學的知識,解決考生生活中熟悉的問題“,那么在備考中,就要對這些熟悉的問題加以分析和判斷,例如,雨水搜集、無土栽培、城區”煤改電“、從公園地圖中分析最近路線等等問題,這些都是考生可能熟悉的問題,從這些切點入手,考查地理的概念、原理、規律。
為此,考生在考前,一方面要注重地理有哪些概念、原理和規律,在熟悉相關內容的同時,還要想”以這些內容為切入點的命題方式可能有哪些“,這些變得非常重要。
2、考試強調的能力是訓練的主攻方向。
眾多學生抱怨題量大,做題速度慢,其實題量是沒有辦法改變了,那么為什么做題速度慢?為什么主觀題答了一堆卻得不到分數?為什么背書的內容用不上?等問題,只要仔細思考,考生就明白了,因為對于高考要求的能力部分,多數考生在備考中,根本就沒有做專題訓練。
例如”獲取信息“的能力,面對材料內容,這樣最大限度,并且快速從中提取信息?怎樣聯系知識和題問要求,怎樣答題,例如說”描述“”闡釋“”論述“等等要求的題目,怎樣答題才合理?答案的展現形式是怎樣的,這些即便是優秀的考生,也很少見到通過專題來研究和完善的。
對于現實中,僅僅依靠背書的考生來講,能力要求也僅僅是擺設而已。
3、自己在考試中遇到哪些問題這些也要明確。
如果一味的盲目背書,盲目訓練,無疑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,那么考生在考試中存在哪些不足,例如時間分配的問題,答題準確度的問題等等。這些至少要清晰化,知道自己遇到哪些問題,才能有效的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。
二、適應能力的問題
高考之前這段時間,需要對考生進行適應性訓練,這幾年的高考,眾多考生很難適應高考卷,這里有幾個方面因素:
1、考生自己沒有想過平時模考卷與高考卷的區別
在他們意識中,僅僅是各區的模考卷,其實各區的模考卷,無論是質量還是方向與高考卷都有很大出入,甚至一些區的模擬卷質量特別差。如果考生自己被局限在模考卷中,加上訓練的題目質量不能保證,那么面對高考卷,不適應也是正常的現象。
其實針對這些,有三個環節可以緩解這個問題:
(1)做往年的真題(2014、2015),特別注重答題能力的訓練。
(2)根據時政信息,猜想命題點,例如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05周年,也是孫中山誕辰150周年,從孫中山到辛亥革命,有哪些重要的關鍵點需要注意,例如”政治制度的改變“、”風俗習慣的改變“、”中國人精神面貌改變“等等,命題中,完全可以依托“精神面貌”為切入點,考查一道32分左右的題目。
(3)下載一些外地試卷,按照往年的經驗,安徽等省份,模擬卷的質量比較高,特別是他們的聯考卷,考生可以對這些試卷選擇題部分進行專項訓練,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。
2、備考心態
這些年,有太多平時優秀的考生考不出理想的成績,他們多數人都覺得應該能考好,高考往往讓他們收獲了一句話“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。”因此考生在高考前,自信心固然重要,可是要輕視改變命運的考試,那么無疑是正確的心態。
在考前,一定要明確高考題的特別,涉及的方向和能力要求,以及自己可能存在的風險,根據這些進行有效的訓練,這樣的姿態應該對備考有利。
那么對于成績一般的考生來講,通過以上的分析,了解到,優秀的考生,同樣存在棘手的問題,因此不能喪失信心,因為這些年高考中,經常見到平時優秀生沒有考好,也經常見到逆襲的案例,文科更是這樣。希望文科的高三黨們能在最后的時間里有針對新的調整好狀態!
給理科生多重磅提醒
一、關于理科的復習與練習
首先是公式,對公式要非常熟悉,公式中每個字母的含義,公式的推導,公式的使用對象,這些是很重要的。
從現在開始,把各科所有公式分類并用一個本子整理一遍,做題的時候強化這些公式的記憶與使用,做到看到題目就知道要用到什么公式,以及清楚公式中字母對應的數字,在平時做練習題時,就要要求自己寫出題目已知什么,未知什么,求什么,相關公式,這些都清楚了在解答。考試時當然不用寫出來,但自己必須清楚。
化學:
把整本書的所有化學方程式抄一遍到本子上,有時間就寫一寫,要能相當熟練的寫出他們,記住并熟悉那幾個特殊的,同時知道每個化學反應的現象,包括顏色,氣味,形態等的變化,還有就是記住化學物的顏色、狀態、氣味,比如哪些物質是固體,白色沉淀有哪些。
物理:
分類整理公式,熟悉并能運用,做題時要理解題目描述的過程。
二、日常學習時間安排
1、每天有效學習時間最少保持在5~6小時。
2、學習時間最好固定,既不要睡懶覺,也不要開夜車。
3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適宜自己的學習計劃。合理利用時間,統籌規劃,但主要是以保證每科的學習時間為主。例如:你數學定的是2個小時,但2小時過后任務還沒有完成,建議你趕快根據計劃更換到其他的復習科目。千萬不要出現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局面。
4、晚上學習的最后一個小時建議把安排設置為機動,目的是把白天沒有解決的問題或沒有完成的任務再找補一下。可以把知識點沒有吃牢做錯的題目放在錯題本里面,做一個歸納,方便你們以后的查閱和復習。
5、每天至少進行三科的復習,文理分開,擅長、喜歡和厭惡的科目交叉進行,避免偏科現象。
6、不要前趕或后補作業。記住,完成作業不是目的,根據作業查缺補漏,復習一下薄弱環節才是根本。
7、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,千萬不要死摳或置之不理,尋找老師為你解答吧!
8、每天晚飯前后和父母散散步,既鍛煉了身體,呼吸了新鮮空氣,又增進了溝通。
三、學習計劃的制定
高中生每天要學的內容很多,如果不分先后順序和輕重緩急,就會手忙腳亂、丟三落四,本來能學好的東西也學不好,這就需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,每天運用計劃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,磨煉意志力,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提高學習效率,減少時間浪費。
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,學習計劃也應該因人而異,但在制定計劃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1、黃金時間來記憶
首先應該抓住記憶效果最佳的時間段來安排記憶,提高效率。一般而言,早上6:00–7:00頭腦清醒,記憶效果比較好,上午、下午都有課程安排學習比較緊張,中午休息30–50分鐘可以緩解疲勞,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學習。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證7–8小時睡眠,記憶效果也會降低。
2、尊重自己的生物鐘
由于生理條件和生活環境、習慣的不同,人們的生活節律和最佳感覺也往往不盡相同。有的人的學習最佳時間在上午,有的人在下午,還有的同學感覺晚上學習效率最高。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學習時段之后,按照它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休息。將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覺時間去做,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更多高考精彩內容,請點擊://www.93gaokao.com/
3、學習要有時間限制
為了提高效率,在制定計劃時,要適當給自己“壓力”,對每一科目的預習和復習要做到三限制:即限定時間、限定速度、限定準確率。這種目標明確,有壓力的學習,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,提高復習效率。同時,每學習完一部分時,都有一種輕松感、愉悅感,會更充滿信心地復習下去。
4、對照計劃反省
計劃一旦制定,就要雷打不動地完成,如有完不成的,也應立即在次日加倍補上。如:反省自己,當天的計劃完成了沒有,明天先干什么?再干什么?如果完成的好時可獎勵自己一次;如果完成的不好時可懲罰自己一次。這樣做,既有約束力又有可操作性,每天都會感到在進步。一段時間后,還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,對計劃做出進一步完善,使其更好地促進學習。
5、公開學習計劃
少數高中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,這樣的同學在制定學習計劃后,最好向家長、老師或者同學宣布。這樣做一方面會起到監督作用,也會起到一個強迫約束效果,當自己不能堅持時,馬上就會想到:“是否別人會笑話自己意志薄弱”或者“太沒出息了”,因此就能堅持到底,“無論如何,一定要堅持實行自己的計劃”。
30高考網 小編推薦你繼續瀏覽:閱卷老師提醒:寫考場作文牢記七點策略專家提醒:小心手機木馬借“高考沖刺”植入作惡專家提醒:臨近高考睡眠不足會變笨提醒:高考考場上這幾件事千萬不能做
如果你需要在線作圖,30gk小編推薦個不錯的在線作圖網站:https://www.zhaotu.com/
以上,就是30高考網的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考最后一周,給文理科生的10大重磅提醒全部內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
本文標題:高考最后一周,給文理科生的10大重磅提醒
wap地址: https://m.30gk.com/newsdetail/109072.html
上一篇:舌尖上的高考之鮮蝦肉餛飩
上一篇:舌尖上的高考之考試期間飲食提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