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7年西藏高考地理精選壓軸試題
一、選擇題:
1、某島國面積不大,資源貧乏,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,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貿易港和工業國。在下圖中的四個經緯網圖中,正確表示這個國家位置的是:
A.①B②C③D④
2、讀下圖,在下列選項中,各港口排序與圖序相符的是
A.孟買、利馬、高雄、橫濱B.馬賽、瓦爾帕萊索、珀斯、新奧爾良
C.斯德哥爾摩、漢堡、卡拉奇、倫敦D.青島、鹿特丹、開普敦、圣弗朗西斯科
圖3中AB為一段晨線,讀圖回答3題。
3、此時,地球上
A.晚一天的范圍超過12個時區
B.早一天的范圍超過12個時區
C.3/4的范圍屬于晚一天
D.3/4的范圍屬于早一天
下圖為北半球某區域土地利用狀況圖。讀圖完成4~5題。
4、該區域土地利用類型轉變的原因主要是
A.土壤更肥沃??????????????B.熱量更豐富
C.降水更豐沛??????????????D.光照更充足
5、區域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,將使區域內
A.年總蒸發量增加B.地下徑流減少
C.地帶性植被改變D.自然災害減少
我國自長江口以南至北部灣西端的海岸線近似于一條圓弧,讀圖回答6-7題
6、此圓弧的半徑是
A.500kmB.800km
C.1000kmD.1300km
7、最接近圓心的城市是
A.西安B.重慶
C.宜昌D.武漢
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每天在校園內將
12時42分觀測到的正午太陽高度記錄下來,
并根據觀測到的數據繪制出當地一年的正午太陽
高度逐日變化圖(圖10),圖中橫軸上的刻度線對應各月的第一天。據此回答8-10題。
8、該觀測地點位于
A.?江漢平原地區
B.海南島南部沿海地區
C.臺灣島西部平原地區
D.成都平原地區
9.圖11是依圖10時間序列繪制成的日出、日落時刻的變化示意圖,能夠反映該觀測地點晝夜長短變化特點的是
A.①B.②C.③??D.④
10.正午太陽高度由H1—H2變化期間,興趣小組在觀測地點可觀察到的現象是
A.日出時刻物影朝向一直向北偏B.正午太陽高度值不斷變大
C.晝長時間先變長,后變短D.正午日影先朝北,后朝南
右圖是“巖石風化與氣候關系示意圖”,讀圖完成11~13題。
11.化學風化最強烈的地區是:
A.甲B.乙C.丙D.丁
12.化學風化最強烈地區的氣候特征是
A.高溫少雨
B.高溫多雨
C.低溫多雨
D.低溫少雨
13.巖石風化程度與氣溫、降水量的關系是
A.巖石風化程度與年均溫呈正相關B.巖石風化程度與年均溫呈負相關
C.巖石風化程度與年降水量呈正相關D.巖石風化程度與年降水量呈負相關
讀某地地質地形剖面圖,圖中1.2.3.4.5.6為地層編號,并表示地層由老到新。據此判斷14~16題。
14.若該地在我國境內,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
A.該地區主要位于北方地區
B.該地區水資源貧乏是制約其經濟發展的長期性因素
C.該地區曾經發生過強烈的地殼運動
D.該地區的地質構造為:①處是背斜,②處是向斜,③處是地塹
15.圖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種外力作用形成的
A.風力作用B.流水作用C.冰川作用D.海浪作用
16、若圖中4號地層為含油層,則開采石油的最佳地點是
A.①B.②C.③D.④
17.關于右圖的敘述正確的是()
A.圖中四點的氣壓:①<②<③<④
B.甲地多晴朗天氣
C.甲地溫度高于乙地
D.氣流由甲地流向乙地
18.右圖為安第斯山某段植被垂直帶,該山東坡植被的
分布界線比西坡高,原因是()
A.熱量豐富
B.降水多
C.光照強
D.土壤肥沃
中國的坎兒井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魯番和哈密地區。讀坎兒井結構示意圖。回答19-20題。
19.p處農業生產特色是
A.河谷農業?B.綠洲農業
C.生態農業?D.混合農業
20.Q、R層理想的巖石分別是
A.礫巖?頁巖B.花崗巖?石灰巖
C.巖漿巖?片麻巖??D.玄武巖?大理巖
讀世界多霧區分布圖,回答21-22題。
21、下列關于圖中多霧區說法正確的是
A、多霧海區均為暖流流經的地區
B、與多霧海區相鄰的陸地上均為草原帶
C、多霧海區均為信風盛行的大陸西岸地區
D、多霧海區均有上升補償流分布
22、關于圖中海區霧的共性成因,說法正確的是
A、表層海水溫度較低,使其上空大氣的水汽容易凝結成霧
B、有冷空氣從溫暖的洋面上吹過
C、鋒面頻繁過境,使其上空出現逆溫層所致
D、受高壓系統影響,晴朗少云,大氣逆輻射弱
讀北半球部分氣候類型分布圖,完成23—24題
23.圖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,垂直自然帶最多的位于
A.aB.bC.cD.d
24.b與g氣候類型最主要的差異在于
A.氣溫的年較差??B.年內降水分配不均
C.降水集中季節不同D.最冷月平均氣溫
下圖為我國某外流區域及近海剖面圖。讀圖回答25—26題。
25.M處一電鍍廠形成污染后()
A.被污染而且治理難度最大的是河流
B.最后被污染而且最容易治理的是②
C.污染持續時間最長的是①
D.①、②污染持續的時間比河、湖要長
26.N井因過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巨大的漏斗區,下列關于其可能造成危害的敘述,不正確的是
A.海水入侵,地下水水質惡化?????????????B.引起構造地震
C.入海的地下徑流減少?????????????D.引起地面沉降
讀圖回答27題。
27.若圖中沙塵暴指數和限電指數同時達到較高值時,下列敘述可能的是
A.荊江大堤頻現險情??B.北國正值千里冰封
C.江南已見春風楊柳??D.孟加拉國洪澇嚴重
讀山谷風示意圖,圖中實線為等壓線,虛線為等溫線。回答28-30題。
28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
①此圖出現的時間是夜晚,②此圖出現的時間是白天,③此時吹山風,④此時吹谷風。
A、①③B、①④C、②③D、②④
29、對于圖中的氣溫、氣壓說法正確的是
A、圖中的等壓線的數值自下往上遞增
B、圖中的等壓線的數值自下往上遞減
C、甲地的氣壓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
D、甲地的氣溫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
30、據實際調查,圖中甲地的夜雨較多,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
A、夜晚的氣溫高于白天的氣溫,氣流作上升運動
B、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的氣溫低,氣流作下沉運動
C、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的氣溫高,氣流作上升運動
D、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高,蒸發旺盛,空氣中的水汽豐富
二、非選擇題:
31.下圖為某地沿海景觀示意圖,讀后回答:
分析A、B兩地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表現形式:
A,
B
(2)C、D、E三個工業設施中,
是港口,
是核電站。
(3)F處宜建(旅游設施),
依據是:
圖中旅游營地選建的區位優是,。
(4)河流中上游地區植被遭毀,對港口的主要影響是:(3分)
(5)近年來,進岸海域赤潮頻發,其人為污染源有:(3分)
32.讀所示地區地形圖,回答有關問題:(20分)
(1)圖中A、B兩地的主要糧食作物分別是和??,(每空1分)簡析兩地農作物差異的自然原因:
A:(3分)
B:(2分)
(2)分析C地年降水量為世界最多的原因:(2分)
(3)分析E地形區的形成原因:(1分)
(4)圖中D處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大峽谷,該峽谷形成中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,該峽谷地區________資源和________資源豐富,原因分別是:(每空1分,原因4分)
(5)影響A地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哪些?(2分)
33、讀圖回答問題。(7分)
1)圖中數值為“160”的等值線,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?并分析原因。(4分)
2)C地區有大面積的沼澤分布,試分析沼澤的形成原因。(3分)
34.降水變率是降水平均偏差與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,是衡量降水穩定程度的指標。讀我國某地降水變率等值線的分布圖,回答下列問題。(14分)
(1)由圖中降水變率等值線的分布分析,降水變率分布較明顯的規律是什么?(4分)
(2)試分析A、B兩地的降水變率較小的主要原因。(4分)
(3)土地荒漠化是該地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,為了遏制荒漠化的趨勢,有人認為栽種草和灌木比栽種喬木更好,試分析其原因。(6分)
參考答案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
B | D | B | B | A | C | C | B | D | C |
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
D | B | C | A | A | A | C | B | B | A |
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
D | A | A | C | D | B | C | D | B | C |
31.(1)侵蝕??沉積(2)D?E
(3)海濱浴場有寬闊平坦的沙灘。??離居民區和海濱浴場近,環境優美
(4)水土流失加劇,河流含沙量增大,大量泥沙在河口地帶沉積,航道淤淺
(5)工業廢水、農業污水、生活污水、核電站廢熱水、航運污水等
32、(20分)
(1)水稻、(1分)青稞(1分)?A地水熱條件好,地形平坦,土壤肥沃,灌溉便利(3分)B地海拔高,熱量不足(2分)
(2)該地位于山地迎風坡,面迎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,形成了豐富的地形雨(2分)
(3)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擠壓而成(1分)
(4)雅魯藏布江(1分)??流水的侵蝕作用(1分);??生物(森林)(1分);??水力(水能)(1分);?緯度較低,降水豐沛,地勢起伏較大;(2分)??降水豐富,河流流量大,地勢起伏大(位于我國一、二級階梯交界處),河流落差大。(2分)
(5)水旱災害(1分);颶風(1分)
33、1)等值線在B位置基本呈東西走向與緯線平行,說明緯度位置是其主要影響因素;等值線在A位置明顯向北突出,主要是地形(大興安嶺,山區河流湍急、氣溫年較差小)的影響。
2)地勢低平排水不暢,氣溫低蒸發小,地下存在凍土層影響水體下滲,河流的凌汛。
34:(1):降水量愈少的地區降水變率愈大,反之則小(2分);新疆北部降水變率較小,南部降水變率較大。(2分)
(2):A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,降水較多,降水變率較小(2分);B地位于祁連山脈,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降水拉多,所以降水變率也較小(2分)。(回答“兩地降水較多,所以降水變率較小”也可。)
(3):因為該地區降水量少,氣候干旱,蒸發量大,風力強,不利于喬木的生長(2分);喬木的生長需水量大,易導致該地區更加干旱(2分);草和灌木矮小,根系發達,抗風固沙能力強,草和灌木需水量小,在干旱地區容易成活(2分)。
如果你需要在線作圖,30gk小編推薦個不錯的在線作圖網站:https://www.zhaotu.com/
以上,就是30高考網的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17年西藏高考地理精選壓軸試題全部內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
本文標題:2017年西藏高考地理精選壓軸試題
wap地址: https://m.30gk.com/newsdetail/108165.html
上一篇:2017西藏高考文綜答題時間分配